电饭煲之后 小米还能走多远?

百事数码
2016-04-02 09:03:40 百略网

经过前期的预热,小米电饭煲终于出炉,按照官方的说法只是整合到生态链品牌米家旗下唤作米家压力IH电饭煲。对此我本不想多说,久未关注小米新闻的同事对此却很是诧异,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米家电饭煲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

电饭煲之后 小米还能走多远?

她的困惑使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可我实在无话可说,小米杂货铺之称已非一两天之事,从床头灯到净化器,电池到插线板,床垫到平衡车...应有尽有,发布米家电饭煲又有什么出奇呢,对此哪里还有什么言语?

做电饭煲:被逼的商业模式

雷军先生对小米是倾注了毕生的热爱的,这点我是相信的。在创办小米之前,雷已经出任金山软件CEO,早早的实现财务自由。对于小米,雷显然不是抱着追逐财富的目的,从其之前身上常携带多部手机的习惯来看,更像是热爱,这也是我对雷军一直敬仰的原因。

但杂货铺式的产品扩张,让人不免生疑,觉得这份热爱已经不再,开始让人艰于呼吸,看不懂,说不明。做成一个能连接手机APP的电饭煲,是让煮饭更容易了么,倘若不是,为了这生态而生态的做法岂不是牵强附会?

然而这大抵是局外人的看法罢,时间永是流驶,在岁月的磨砺和市场的皮鞭下,人是会成熟的,雷军先生想是也一样。“顺势而为”是其对自己前半生经历所萌生出的感悟。创立小米的品牌正是看到功能机向智能机发展的时代大潮将要来临,喊出了“铁人三项”的豪迈口号:即是硬件+软件+网络服务的模式,并称道不依靠硬件赚钱,而是借助软件和服务盈利。

但市场变化之诡异,谁人能预料?半路杀出的微信早已把米聊打残晾到一边,软件的一环开始偃旗息鼓,本想靠增值服务赚钱,却发现,改变市场岂是那么容易,蚍蜉始终难撼大树,拼尽全力不曾改变市场一分一毫,但市场碰你一下就会体无完肤,至少也是呲牙咧嘴,折腾到最后增值服务所能想象的落脚点只是付费主题、miui系统广告、预装软件、小米金融这些传统的模式。而当中的利润是多少、小米没说,但估计也不会多,也就无法做到不靠硬件赚钱。

兜兜转转的最后所能看到的依然是手机等硬件的微利模式,这是一种微漠的悲哀么?“顺势而为吧”在前半生的信念下,雷军心中可能这样想过。但也至少说明雷军先前期是有理想的,只是在市场的巨轮下低下了头,索性就走上了硬件微利的道路。

按照这种模式,单一产品,利润始终有限,红利期一过,就会遇到天花板,小米手机面临的不正是这种境遇么?因此资本逐利的蛔虫,就要不断扩大产品线,但所扩充的,并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按照雷军的说法一定是要有爆款潜质的商品,小米手环、空气净化器、移动电源都是有巨大的潜在需求量,恰恰满足这些要求,因为谈到性价比就只能通过走量获得更高收入,但很难说究竟是为了生态而扩充的产品线,还是这些产品凑成了所谓的生态,凡是小米产品都要硬套生态不过掩人耳目、自欺欺人罢了。

性价比的背后是“劫富济贫”

实际上米家电饭煲的推出正是属于扩张产品线的做法,999的定价,依然是性价比,但是性价比背后又是什么在支撑?是电商的模式导致的砍掉中间商加价,没有实体铺面租金、水电费用的“淘宝体”托词么?是规模化量产致使的成本降低么?是网络营销节省的推广开支么?是饥饿营销带来的后期大规模出货产生的利润么?...显然性价比的身后不单止一种因素,却有更重要的隐形成本时常被忽略。

米家电饭煲能在短时间内推出,做到“媲美”日货的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羊毛出在猪身上”。通过对其他成功产品的“借鉴”,采用已有的方案降低了设计研发费用,受制于国内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做成了性价比的产品,降低的价格“回馈”给了用户,相当于“劫富济贫”,发轫于传统文化的这种观点,夹杂了很多现实中的因素,很难去评判这种做法的是是非非,但通过这种方式小米受到用户的拥戴,像是“没有小米,中国手机的价格会这么低么”的流行可见一斑。

米家电饭煲是这样,小米手机也是如此,“没有设计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当初小米一代推出的时候,这个偷懒的口号却被反复的提起,甚至略显骄傲。现在回过头来,恐怕很多人已经不能忍受这种外形,当时小米穷尽一切,省下的费用,全部用来堆砌硬件,导致用户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失焦。当然失焦的还有知识产权,小米硬件的性价比一个隐形因素是建立在对一些通讯等方面专利免费的使用上,中国知识产权法律的环境,使得专利拥有者各方对此默不作声,但显然出海就会麻烦不断,在印度小米已经被爱立信揪住小辫子,在美国、英国、德国更是不敢出售相关的产品。

小米的性质:设计营销的电商公司

小米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今天来看已经很难定义小米具体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成立之初雷军先生所致力打造的乃是一种轻资产的运作模式,不设置生产线,找到成熟的解决方案,重新设计产品之后,直接交给代工厂去生产,把得到的产品放到小米商城销售,靠着小米手机前期的“性价比”,做大了小米的电子商城,也打出了品牌的知名度。

这是小米在中国淌出的一条路,逐渐完善之后发掘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只卖小米手机显然太浪费资源:一是浪费搭建的商城资源,另外是对小米打出的品牌利用率不足。而且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小米预测到手机的红利可能会吃尽,因此便开始用相同的手法运作其他产品,两年前,雷军接受采访时说道:“小米准备在五年内投资100家硬件创业公司,并在它们身上复制小米模式。”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截止过去两年半时间里,小米投资的共计55家创业公司,其中29家公司从零开始孵化。从这各方面说,小米不是像花花公子一样,简单的把品牌授权出去,让其他公司贴上小米的商标。而是像一家孵化器一样,对创业公司提供资源支持,当然小米所能帮助的主要是设计产品、营销推广以及上架小米商城销售。

营销上向来是小米所擅长的,“吹牛”+“不好好说话”一直是小米营销中的两大法宝,分明是生活中常见的不锈钢材料,却用一些生涩拗口的专业词汇“奥氏体304不锈钢”来描述以期制造陌生的高端感;30分的技术从小米的口中说出来可能就会变成90分,小米产品在官网中几秒钟就售罄,真实性虽无从考证,但在台湾的时候,就不小心被公平委员会打了脸;小米净化器鼓吹的多么尖端,却被爆出滤芯未拆封但仍然显示正在净化的造假问题;米家电饭煲的评测也已经出来,无需我多言。

“如此便宜,先生还能要求什么”我时常被这句话羞的面红耳赤,以至于无法反驳。“是我太矫情了吧”我开始怀疑自己觉悟不够,觉得应该去买一台电饭煲。

所以经过精心的包装和营销下小米旗下的这些公司产品大都销量惊人,最新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5年,小米网生态链产品销售额增长了220%。小米生态链“爆款”厂商的成绩包括,智米科技研发的空气净化器年销量突破100万台;紫米科技推出的移动电源总销量突破4690万只;华米科技推出的手环产品总销量超过1850万只;青米科技推出的小米插线板,两个月即破百万台。

所以小米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有时我更愿意更称其为一家设计营销的电商公司。

小米的新国货“新”在哪

新发布的米家的电饭煲一上市便被称为新国货,对于这个讲法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雷军便时常提起,但新国货是什么?新国货是性价比么?在中国的强大的模仿力面前,没有人敢称最具性价比。抑或是拥有更多科技创新么?显然新品发布会上看到的更多是已有的技术。

新国货到底“新”在哪里?提起国货很多人的印象是,低廉产品的代名词,没有核心技术、设计粗糙的印象挥之不去,但有一些品质过硬甚至掌握了核心科技为的商品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在这种“二等产品”的印记呢?

在去年的米粉节上雷军先生提到“生活中99%的产品都需要重做。”对于这点我是同意的。但雷军口中的重做重点不是研发,而是重新设计包装,中国传统制造业,在设计营销上欠账太多。设计简陋,丑、乱、粗糙是存在已久的问题。公牛插线板的品质业内有口皆碑,但设计、人性化方面给人的印象却是停留在上一世纪,所以重新设计的小米插线板出来之后才会那么风靡,以至于消费者对具体的安全和耐用反而不太关注;中国曾经流行的飞跃球鞋在内地只能卖到20元,但是被法国人盗版之后经过重新设计包装和营销之后价格瞬间提升到500元,相比之后高下离判。

由于小米不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更像是一家设计营销见长的企业,恰好是抓住了消费升级的红利,把传统的国货产品,短时间内经过重新改造和包装后推向市场,米家电饭煲不是么?

小米的未来:出路靠创新

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对接国际市场之后,靠着制造廉价产品获得高速增长,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些制造产业,依然只能走性价比的老路,并没有实现弯道超车,为何?

小米成立至今已有6年时间,虽靠着轻资产运作方式,但除去营销,本身仍是中国传统制造业的缩影,不同的是小米补上了中国传统制造的设计和营销的短板,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中国制造”。

但是这种红利终究会消失,以小米手机为例,经过前期的高速发展,可谓疲态尽显,等中国其他家电企业补上了旧账,小米的电饭煲还有优势吗?靠着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转换的人口红利,国内知识产权保护漏洞的法律环境红利,传统制造升级的消费红利,小米实现了高速增长,估值也出奇的高,但赚快钱就会如中国传统制造业一样,道路越走越窄。

前期小米可以靠低价打入市场获得品牌效应和市场份额,但只能是初期的办法,中期再打价格战无异于自掘坟墓,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靠创新转型。截止2015年5月,小米已累计获得的专利授权中,包括:42件发明专利、96件实用新型专利和102件外观设计专利,可以看出依然是设计占了主导。日前小米被报道从英特尔手中购买了332件专利,以及自己申请的专利数量也是相当之高,似有大跃进之势,但这其中有多少核心发明专利还不得而知。

小米走到现在,其模式很难说错,只能说是现阶段找到的最稳健,最有利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并没有急于大规模提高研发投入,毕竟风险难测,而是一边享受着红利,一边尝试转型的探索

但市场是否还能给小米足够的时间转型?市场不可期,我们不知。

0
0
年轻人第一台 小米米家电饭煲开箱图赏 999元小米电饭煲掌握核心技术:堪比日本4000元 小米4S后盖是什么材质 小米4S后盖怎么打开?能换吗 不止小米5 2000元内高性价比手机推荐 小米5领衔 2016年Q1全球手机性能排行TOP1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