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一旦选择动武,印度的分裂将不可避免?

小王数码
2017-07-18 22:03:59 军事新闻

印度如今的态度很强硬,莫迪下令前线军队“不许退让”,摆出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架势。强硬的背后需要实力。印方不只一次宣称“在边境占据绝对优势”。这并非虚言。根据媒体报道,印军在锡金段部署了兵力达6万的第33军,下辖3个山地师,在东段则部署了第3军、第4军和新组建的第17军。4个军总兵力超过18万,而一个炮兵师还在赶赴东段的途中。加上接近1.7万人的边境警察部队,印度号称陈兵20万并不算夸张。

莫迪一旦选择动武,印度的分裂将不可避免?

更何况,在边境附近,印度还有10多个军用机场,部署了包括该国最先进的苏-30MK2战机在内的大批空中力量,还能起降从美国购买的C-17、C-130等大中型运输机。为了加强纵深打击能力,印度还部署了4个“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团,以及至少6个“阿卡什”地对空导弹防空中队。仅仅为了对付东亚大国,印度部署的军力就足以傲视亚洲大部分国家。可以说,如果印度用这些兵力进行扩张,除了少数几个军事强国外,亚洲恐怕没有几个国家能够抵挡其攻势。

毫不夸张地说,印度有骄傲的本钱。为了一雪前耻,印度从2012年开始耗资6500亿卢比(约840亿人民币)进行扩军备战计划,到今年正好完成。如今印度丧心病狂地常年维持多达10万人的山地打击部队,并配备武装直升机、130毫米牵引重炮和步兵战车等重型装备,强调“闪电战”的战力,因此在锡金段和东段的确形成了不对称优势。

另一方面,美日也在为印度撑腰。从7月10日到20日,美日印派出18艘舰船在孟加拉湾举行联合军演。印度航母与日本海自准航母“出云”号和美国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并排前进,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三个同床异梦的国家貌似要同荣辱共进退。这场名义上“维护海上通道稳定”的演习,实质上就是印度跑粗腿给对手看,即使背上狐假虎威的名声也无所谓。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印度却忽然瞻前顾后起来。一些学者和专家经常用“迷之自信”来形容印度,“海外探客”并不十分赞同。迷信会给决策者带来一种自我肯定,从而有效降低现实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警惕情绪。而现在看来,印度方面一直都比较冷静,呈现出“占了不走,持续增兵,巩固地盘,拒不开枪”的态势。这种不打不和的状态实际上比较棘手。也比较令人费解。

当然,近来很多媒体都报道了印度的外强中干,譬如印度的基础设施非常薄弱,无法为前线提供足够的后勤和弹药保障。而印度陆军的子弹和炮弹都只能支撑不到7天的高强度战事也不是秘密。为了临阵磨枪,印度从以色列紧急进口反坦克导弹,从法国急购翻新的对地攻击机……但从这些举动可以看出,印度是在认真准备一场战争。

莫迪一旦选择动武,印度的分裂将不可避免?

印度玩真的,东亚大国也不是吃素的。近期在高原的一系列演习就是对印度的震慑。备战之严格与迅疾可以从一些不起眼的新闻里透露出讯息:7月14日,重庆某小区的婚礼上,妹妹替哥哥与嫂子喝交杯酒,而哥哥此时正在西部执行紧急任务。之所以缺席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是因为军令如山。这就是敢于牺牲的最可爱的人。无论是斗志与意志,还是军事装备,大国雄兵不畏惧任何对手,印度面对的是一只“贵精不贵多”的铁军。

莫迪在印度人面前鼓吹“雪耻”和“保护边境”,但又连续数日不敢正面回应对峙事件,既理亏又色厉内荏。印度不害怕开战,印度害怕的是无法收场。在战争开始前,统帅需要思考如何终止战争,以及在何时、何种程度上终止。印度或许可以凭借前期的人数与装备优势占得短暂的上风,但越往后打印度的劣势就会越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实力决定的后勤补给和士气,另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内部的南北矛盾。

如果莫迪政府不能从战争中获得足够多的利益,那么后果不仅是下台,还可能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分裂。印度有13亿多人口没错,问题是占据主体地位的印度斯坦族还不到全国人口的50%,除此之外还有接近10个较大的民族。这些人口动辄接近1亿的民族基本都有自己所属的邦(省级),譬如印度在东段的要道就掌握在西孟加拉邦手里,而这个邦的主体民族是孟加拉族。

印度的主题民族印度斯坦族仅仅掌控了9个邦和德里首都区。更严重的问题是,印度斯坦族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而那10大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印度南部及其沿海地区,这就产生了内地与沿海的矛盾。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7个邦占印度GDP的50%,是印度最为发达的地区。而印度斯坦族的北方邦、中央邦和拉贾斯坦邦在经济排名上连前3名都进不去。像网友们能叫出名的印度城市,如孟买、“科学之都”班加罗尔、加尔各答都在少数民族掌控的地区。

莫迪一旦选择动武,印度的分裂将不可避免?

这就产生了一个潜在的分裂力:主体民族在经济上落后,而少数民族在科技和文明水平上领先,但主体民族却是国家的掌舵者,印度总理莫迪出自少数民族的古吉拉特邦,而下任印度总统也将是莫迪的盟友,这就导致传统的国大党与莫迪所属的人民党之间必然有一番你争我夺。近来莫迪被在野党批评“过于软弱”,这就是矛盾的体现,也是故意拆台。莫迪怎么做才不软弱?真的挑起战争?

大战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凝聚人心,形成统一的力量,二是人心溃散,国家分崩离析。前者的典型就是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在大战中愈挫愈奋,最终取得完全胜利,形成了现代国家;而后者的典型就是奥匈帝国,内部民族、教派众多,矛盾复杂,在一战中灰飞烟灭。探客认为,印度如果一意孤行,恐怕将步奥匈帝国的后尘,在“洋娃娃帝国主义”的名单里添上新成员。

莫迪恐怕也知道,冒险开了一炮的后果很可能是自己的船散了架,不光丢了政权,还可能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地区产生实质性的分离倾向。这恐怕才是印方真正害怕和担心的问题。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印度的倒行逆施必遭反噬。

0
0
韩国免税店重现中国游客排队抢购 记者实地探访揭开真相 男司机因憋不住终于发声:如此的汽车年检有何意义 16岁少年玩游戏手机被没收 3小时后他提着板凳砸向父亲 对话“摔断30万玉镯”女游客:没有工作领着低保 两百人监狱门口放炮迎接,“高调出狱”主角再获五年刑期 福建姐妹在日遇害追踪 遗体装箱已腐烂,日本男子所为
热门文章